《春晓》教学感想(精选16篇)

《春晓》教学感想 篇1

  作者:高新荣    转贴自:语轩工作室    点击数:82

  《春晓》教学感想 

  语轩工作室  高新荣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www.nestworks.net】

  今天教学了第二首诗《春晓》,这首诗与前一首《春雨》相比,在诗的意境上更具可感性,所以学生对诗的理解就显得较容易一些。我在这首的教学上采用的方法与前一首差不多,但细节的处理上与前一首不同。

  在和学生读过几遍诗后,我便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读了这首诗,你们仿佛看到了或听到了什么?”孩子们因为有了读的铺垫,这下可踊跃了,纷纷举手表示要回答:“老师,我仿佛看到了许多花朵。”“老师,我仿佛听到了鸟叫的声音。”“老师,我听听雨哗啦哗啦下的声音。”“老师,我看到许多花落了下来。”……“你们真了不起,读了这首诗有了这样深的感受,你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的呀?”“我是读出来的,那一句‘花落知多少’我知道了有许多花落了下来。”“我是从‘夜来风雨声’听到雨声的。”……孩子们用一句句诗回答了我的提问。我有些惊叹,孩子们对诗的感受竟如此深。

  今天这首诗的教学再次让我感到读的无穷魅力,读真不愧语文教学的法宝。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www.nestworks.net】

《春晓》教学感想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认识“晓、眠、啼、啼”4个字。

  3、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三、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背诵古诗,下节课提问。

《春晓》教学感想 篇3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 赵志祥

  学习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学习《春晓》)

  一、导入  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 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 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夜来/ 风雨声,花落/ 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

  处:

  1.引导认识“折文”。2.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二)学生练习。

《春晓》教学感想 篇4

  作者:陈家宏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4

  《春晓》教学设计

  课    题:《春晓》

  授 课 人:照庆小学      陈家宏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    录音机

  教学过程: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www.nestworks.net】

  一 激趣导入

  1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学生自由背诵)。

  2 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

  3 解题: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 初读古诗

  1 教师范读

  2 自由读课文

  3 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 指导朗读

  1 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 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1)  生试读

  2)  指名读

  3)  全班读

  3 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

  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 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 男女生赛读

  四 导背

  1 看图试背

  2 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 全班齐背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www.nestworks.net】

  转载自

《春晓》教学感想 篇5

  课题:《春晓》

  课型:唱歌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二( )班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春晓》教学感想 篇6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明白《春晓》这首诗的意思了。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要边看边听,边听边想。

  (播放《春晓》多媒体课件: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丝丝细雨轻轻飘下,无声无息,撒向大地。雨中,朵朵美丽的花儿轻盈曼舞,棵棵绿苗生机勃勃,尽显早春曼妙景象。同学们无不为这美妙的景象感染了。纷纷屏息静观,如醉如痴。)

  师:真美呀!同学们想把这段画面记下来吗?闭上眼睛,放放电影,你的小脑袋里会出现更美的画面呢!

  (教师里似乎只剩下轻盈的音乐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小手如云)

  生:我看到天上飘起了一阵阵小雨,像细丝儿一样,洒在脸上,又凉快又舒服!

  师:老师似乎也感觉到了。

  生:我看到花儿变得更美丽了,水滋滋的,像刚出生的娃娃一样,特别惹人喜爱,我想,一定是雨儿给它洗了一个澡呢!

  师:想得真好!

  生:我看到绿油油的小草长起来了,鲜艳的花儿开起来了,他们的微风细雨中点着头,似乎在说:“谢谢你,小雨儿。”

  师:是呀,是春雨儿滋润了万物,才有这么美丽的花儿、草儿。 

  生:对,这真是一场好雨啊!

  生:这是一场及时雨。

  师:真聪明,跟大诗人杜甫都想到一块儿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情不自禁地吟道,语调悠扬动听,如入仙境。学生摇头吟和,逐渐融为一体,似乎都醉了。)

  生:老师,我不明白,诗人为什么说这是场好雨呢?

  师:你真爱动脑筋,是啊,这雨好在哪儿呢?同学们可以读一读,想一想,再讨论一下。

  (教室里响起了读书声、议论声,教师参与了几组,不时点拨。数分钟后,议论声渐止……)

  师:刚才有几个同学在讨论的时候都争了起来,能告诉老师,你们在争什么吗?

  生:春雨的确是好雨,因为它能滋润万物,诗人说:“润物细无声。”就像妈妈一样给花草喂上了新鲜的奶汁儿。

  生:我认为春雨不一定都是好雨,头几天下了一场雨,今天又下了,我都难受死了。我觉得诗中写得雨儿不一样,下得很及时,不乱下,诗里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生重读了“知时节”、“当春”两个词。)所以我说,下得及时的雨是好雨。

  生: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诗中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觉得这场雨儿不但下得及时,还下到点子上了。它“潜入夜”,“细无声”,不让别人知道,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做了好事,做好事不留名,像雷锋一样。

  师:真了不起(老师翘起了大拇指),你把杜甫写的雨儿都说活了,变成雷锋了。同学们,你的身边有像春雨一样的人吗?

  生:有,一天中午下雨了,我没带伞,是刘怡把我送回家的。

  生:袁青峰经常帮我们组扫地。

  生:老师,星期四我值日,我忘了关窗户,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再来到学校,我看到窗户已经关好了,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好事,他就像春雨一样做了好事不留名。

  师:应该好好表扬他们。他们也像春雨一样,有美好的心灵。同学们,大诗人杜甫把春雨写得如此动人,写她外在美,丝丝轻飘,随风潜入,无声无息;写她的内在美,下得及时,做了好事不留名。杜甫把诗都写绝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高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吧!

  【评析】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对话,就不是独角戏,也不是简单对答,应该是对话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结合阅读思考、经验积累等进行的真诚而平等的讨论会商。

  一、“平等对话”的实施,有赖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春雨》的教学,在学生初知诗意的基础上,依靠现代化媒体,生动地展现了《春雨》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张开嘴巴说话,为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在这美的享受中,自然而然地有了学习的兴趣,更容易体会到原诗的美妙之处。正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二、“平等对话”的实施,有赖于师生双方地位的改变

  这段对话中,我们看不到教师在牵制学生。处处皆见的是巧妙的对话暗示、引导,教师随机应变,将学生入境到与文本对话的转折做得不露痕迹,将与文本对话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做得浑然天成。然而这并不是什么高超的教育技巧,这仅仅是因为教师心中有学生,师生的对话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只存在着相互影响,而不存在牵制。

  三、“平等对话”的实施,是师、生、文本三者的平等交流

  《春夜喜雨》一诗,是“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春雨》截选其前四句,精心塑造了“春雨”的“好雨”品格,从“知时节”到“润物细无声”,从“当春”到“潜入夜”,无不是诗人匠心所在。这一片断的教学,教师在充分把握诗作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平等对话”的实施,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

  “不学《诗》,无以言”。没有语言积累,说话必然平淡无味,更不用谈什么感染力了。上面的片断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语言积累都是相当丰富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新课标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

《春晓》教学感想 篇7

  教材分析: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理念:

  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异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自主的,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学习理解古诗,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写“忙”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

  难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

  2、解题:

  小朋友们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季)

  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

  (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上)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课文:

  ⑴ 自己读一遍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音节再读。

  ⑵ 再读一课文,用“____”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⑶ 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

  2、检查自读:

  ⑴ 抽读生字卡片。

  ⑵ 指名个别读。

  ⑶ 齐读课文。

  三、再读指导

  1、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2、指导读第一句:

  ⑴ 生试读。

  ⑵ 指名读。

  ⑶ 全班读。

  3、指导读第二句。

  4、把1、2句连起来读。

  5、男女生分组读。

  四、熟读成诵

  1、看图试背。

  2、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全班齐背:

  学生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再读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按要求画生字,读生字,把课文连贯地读一遍。

  学生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师指导读第一句。采用多种形式读句子。指导读第二句。

  分组比赛背诵,全班齐背。

  五、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记忆字形:

  小组自学生字,记忆字形。老师巡堂指导书写。

  3、指导书写。

《春晓》教学感想 篇8

  南京 金德蓉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

《春晓》教学感想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9

  《春晓》的朗读处理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www.nestworks.net】

  《春晓》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朗诵出诗的节奏。注意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要重读“落”字,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以次来表现诗人对落花的惋惜之情。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所以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

《春晓》教学感想 篇10

  张燕瑾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味,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伏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活》引)写篇,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连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析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春晓》教学感想 篇11

  《春晓》教学设计

  课    题:《春晓》

  授 课 人:照庆小学      陈家宏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    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 激趣导入  

  1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学生自由背诵)。

  2 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古诗——《春晓》。

  3 解题:看了题目你能猜到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季)那它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告诉学生“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那一定很美吧!快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吧!

  二 初读古诗

  1 教师范读

  2 自由读课文

  3 检查

  孩子们,你们的音发得真准啊!想把这首诗读得更美些吗?

  好,我们先来瞧瞧诗里说了些什么吧?

  三 指导朗读

  1 结合彩图,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挂图)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 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1)  生试读

  2)  指名读

  3)  全班读

  3 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

  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 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 男女生赛读

  四 导背

  1 看图试背

  2 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 全班齐背

《春晓》教学感想 篇12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认读生字“古诗”,并书写生字“古”:

  ⑴ 出示:“古诗”。

  提问:怎么念啊?

  (指名回答)

  ⑵ 你会背古诗吗?谁还会背古诗?

  ⑶ 那大家会背什么古诗呢?同学们可以说说古诗的题目,也可以背背古诗。

  (指名说或背,也可以请小朋友领背)

  ⑷ 刚才有小朋友和我说不仅能读,能说能背,还会写。(出示“古”字)要把这个字写好,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指名说再请小朋友到黑板上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出示:

  “古诗两首”。

  一起读。

  这里有个生字:

  “首”,齐读,谁能这样说一说?

  谁知道是哪两首吗?

  指名读古诗题目:

  “春晓”和“村居”。

  注意“春”和“村”的读音。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春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件录音范读:

  ⑴ 第一遍认真听,听好后,请大家评一评。好吗?好在哪儿?

  ⑵ 我们再来听第二遍,请拿起笔边听、边圈出翘舌音的字,交流,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检查:

  小组朗读。

  三、学习古诗,朗读感悟

  1、读读古诗的题目,想一想,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春”,与春天有关,“晓”留疑,等学完古诗后解决。)

  2、“最佳搭档”游戏:

  老师来说一句话,看看谁能在古诗中找一找,用古诗中的一句来说一说。说对了,我们就是最佳搭档,击掌祝贺。

  学生说对哪句,随机出示相应的诗句,并学习理解生字词。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⑴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睡觉的时候,睡得很香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⑵ 找搭档前,先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什么了?

  ⑶ 出示:春眠不觉晓。

  ⑷ 认读生字“眠”并理解:

  (眠:睡眠,睡觉,所以是目字旁的。)

  ⑸ 早上一醒来,诗人听到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动听的鸟叫声。谁是我的“最佳搭档”,用诗中的一句话说是?

  引出:处处闻啼鸟。

  ⑹ 谁想找最佳搭档,记住说得好的才能成为你的最佳搭档。

  ⑺ 认读“闻”字, 在这里有个字和听的意思是一样的,请拿起笔用“  ”标出来。

  (用耳朵听,所以闻中有个“耳”字。)

  ⑻ 这么认真就奖励大家“闻一闻”鸟叫声,请用手做好“闻一闻”的准备动作。

  (课件播放鸟叫声)

  ⑼ 听出来了吗?鸟儿在说着什么?唱着什么?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心情赶紧读读这两句吧!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出示花落图,观察:不仅听到了,还看到了什么?花儿怎样了?想一想花儿落到哪里了?

  (地上:好像花毯。小溪里:在打转又好像鱼的花伞。)

  ⑵ 落到地上,落到小溪里,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强调句子:花落知多少)

  ⑶ 看到那么多打落的花儿又想到了什么?

  ⑷ 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⑸ 引出句子:夜来风雨声

  ⑹ 看到飘落的花瓣,有什么感受(真让人惋惜或别有风味)读一读。

  5、解题:学到这,知道这首古诗写什么季节的吗?春天里有鸟语,有落花。那具体写了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景色呢?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6、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自由读。

  7、指导节奏。

  (拿起笔划一划)

  四、朗读成诵

  ⑴ 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

  ⑵ 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⑶ 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朗读)

  五、书写生字

  六、教学后记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人教版二册第一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的。当我们翻开这还散发着墨香味的书本,春天的“景”、春天的“人”、春天的“美”再次扑面而来。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美的诗文,再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因而在这次年级教研活动中,我在这组美妙的课文中选择了古诗《春晓》。

  《春晓》这首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这浓浓的春意以及如何让孩子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是我这篇课文需要完成的情感目标。无论是一开始的导入,到整体感知,到体悟诗意,到最后的朗读成诵都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中努力实现学生“要我背,要我读”到“我要背,我要读“的转变。在导入环节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孩子自己随意背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背会背的古诗。我便顺着学生的情绪,请他们边欣赏古诗的情境边聆听古诗的范读,对接下来诗意的体悟就有了铺垫。

  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学生“食而能够化”从而也不至于泯灭兴趣,采用了“最佳搭档”的游戏体悟诗意,让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巧妙引导古诗中古今意变字词的理解。如“处处闻啼鸟”的“闻”,这种古今意思有别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引导。我让学生先用笔划出古诗中与听的意思一样的字,一开始,有一部分学生是不能理解的。后来我通过课件出示“鸟啼声”以及动作(用手贴耳边),在“闻”的理解上也就迎刃而解了。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因为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这一节课上,在体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到飘落的花瓣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有多种感受,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这种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有利于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观念:问题的答案不只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对学生的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这节课中也留下了遗憾,如果让我再上一遍的话,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学习。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教师让学生尝试体悟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可以尝试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不必要的。

《春晓》教学感想 篇13

  二年级下册文章第一课为《古诗两首》,内含《春雨》与《春晓》两首诗。以这两首描写春天的诗作为本单元的开篇,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走进春天的门,顿觉春意萌生,万姿百态。

  《春雨》为杜甫名作,原诗名为《春夜喜雨》,四联。教材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前两联,并更名为《春雨》。诗眼为“好”,好在知时——好雨知时节;好在适时——当春乃发生;好在内敛——随风潜入夜;好在润泽——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好雨,又怎能不令作者满心欢喜呢!虽然原题中的“喜”字在诗里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所以,我以为,诗眼为“好”,诗心为“喜”。

  《春晓》为孟浩然名作。在笔者的心目中,此诗可与李白的《静夜思》媲美。两首的共通之处在于初读平淡如话,再读品味,却觉意境深远,意蕴深邃,均有悠远深厚,独臻妙境之感。虽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然而更多的是,作者偏向了“惜春”。细细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复吟咏,一腔惋惜油然而生。

  充分理解了两首诗所要传达的情感之后,又怎样引起学生的共鸣呢?在教完《春晓》一诗后,我让学生把《古诗两首》再好好连起来读一读,发现一下这两首诗的不同之处。细心的同学很快发现:《春雨》是写的是晚上,《春晓》描述的是白天。这时间的不同也正是这两首诗不同之处。然而仅仅如此,孩子们挖掘到的只是表象。如何让他们透过表象悟出两首诗本质的不同呢?我采用的方法是:

  一、朗读。用声音里带有欣喜的语气来示范朗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声音里带有遗憾的语气来示范朗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对比一读,孩子们若有所悟,感觉出写这两首诗的作者心情有所不同。

  二、看图。让学生细细观察《春晓》一图中桃花的花瓣,那飘零的花瓣一片又一片。再让学生展开想象,一株桃花如此,多少株桃花又如何?桃花花瓣如此,其它花又如何?略带苍凉的描述再加上图画空白处引发的想象,让学生一时间沉静下来,若有所思。

  三、对话。通过朗读感受与看图思考,学生的对话也有了可构建的基础。在充分朗读与思考后,学生逐渐开始表达:

  ——作者看到落下的花瓣,心里十分难过。

  ——我知道了,作者不仅热爱春天,还对春天的离去感到可惜。

  ——我想起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格言。

  在几个逐渐形成思考能力孩子的带动下,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虽然有的还辞不达意,有的还只能说出几个词,甚至有的连词都还不会说。但我想,这份情感每个学生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于是我建议:

  ——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表现一下你对这两首诗不同的感受。读好了,老师就知道你读懂了。

  一时间,教室里的同学开始摇头晃脑,煞有介事的朗读起来。观其颜,闻其声,皆现诗情。喜哉!

《春晓》教学感想 篇14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孟浩然。“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诗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作者先写早晨的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觉。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和配乐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的“声、知、少”都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鼓励学生用熟字或生活积累自己设法记忆字形。如,用“小”记“少”,用窗外的雨点形象记住“雨”。

  要提醒学生注意易混淆之处:“声”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弯钩;“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夜”的第四笔是竖,不是竖提。

  2.写字教学

  有的字重点笔画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在指导学生观察范字时,可提醒学生抓住这些笔画,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声:声声声声声。

  (三)朗读指导

  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可以通过教师朗读或录音朗读进行示范,再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早晨醒来听到鸟叫、想到花开的心情来读,语速稍慢,“晓、鸟、少”的字音适当延长,读出古诗的节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是复习巩固生字的练习,可放在教过生字后进行。让学生先把每个生字读一读,数一数笔画,再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第四题填空,应在熟读背诵和书写生字以后进行。

  (五)扩展活动

  咏春的诗不少,学完本课的《春晓》后,可在《学习园地》中介绍一些描写春色的诗句,注上拼音,让学生读读背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  新课,有助于学生阅读、体味

  1.简介作者孟浩然。

  2.根据诗意编故事讲述。

  大意是孟浩然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着,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觉天亮了。起床后,边听边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雨声,走到窗前,边看边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名诗《春晓》。

  3.范读课文。

  4.猜猜看:课题中“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5.读古诗,学字词。

  6.背诵古诗,完成练习。

  例(二)

  角色扮演、情景体验

  范读全诗。

  质疑问难:哪些读懂了,还有哪些读不懂?

  创设情景,体会诗的意境:教师说诗意,学生扮诗人念出诗句。

  扮演角色,体验情景:学生扮演诗人吟诵诗句;学生扮演诗人,教师扮演奶奶(爷爷),“诗人”向“奶奶”讲述诗意,吟诵诗句。

《春晓》教学感想 篇15

  佚名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春晓》教学感想 篇16

  《春晓》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和对春花被风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情,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春晓》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春晓》,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意境。

  1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能够比较熟练地背唱主题音乐的曲调。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常规训练

  1 音阶练习:跟琴演唱,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2 音程练习:1—3 1—4 1—6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中大跳的音准问题)

  3 发声练习:

  1 2. 1 6 - ︱ 0 6 6 6 5. 3 ︱

  啦

  2 2 3 1 1 ︱ 2 - - - ‖

  啦

  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前八分休止符以及附点和切分音符的准确唱法。先放慢速度学唱,等准确后再回原速,进行移调练声,并注意提醒学生轻声高位演唱。

  (设计意图:既解决歌曲的难点,又做到声音的训练)

  二、 新歌教学

  (一) 初听《春晓》范唱,熟悉歌曲。

  美妙的声音唤醒了春天的使者,听!她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春晓》,听后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感受到什么?

  (二) 再次你聆听范唱,请你告诉我: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得出曲式结构:A B A′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每一次都是有任务的听,并不是盲听,通过两次聆听,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为学唱做好铺垫)

  (三) 学唱第一乐段:

  1 在学唱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听音拍节奏”,老师怎么弹,你就怎么拍。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2 跟琴哼唱旋律,可放慢速度练习,要求学生手指乐谱。

  3 师生接龙

  4 完整演唱旋律

  5带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 ·︵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唱旋律,帮助学生摆脱唱谱的枯燥、无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四) 学唱第二乐段

  1 分句跟琴模唱,用手势帮助学生掌握音准。提问:为什么在这里用上大跳?为了表达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 完整演唱,及时纠错

  (五)学唱结束句

  引导学生找出与前面不同的地方,用图形谱帮助解决难点。

  3 ⒉ 2 - ∣ ︵ _

  花 落 → 花 落

  延长音用默数拍子的方法掌握时值。

  (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感受不同的演唱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1 用稍弱的力度演唱第一乐段,请你说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2 加上顿音记号第二乐段,又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3 第三乐段用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表现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4 结合前面三种方法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让我们的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让学生领会到,各种音乐要素和音乐表情记号在音乐的表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建立一个观念:我不但要唱会,还要唱好,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背唱主题旋律

  1师生接龙,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2 逐步擦掉部分音符,循序渐进地背唱旋律

  2 学生完整背唱,教师用手势引导,提示。

  (设计意图:运用多变的方法,让学生非常乐意地背唱,变被动为主动。每节课坚持背唱几句旋律,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会大大提高。)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一节课,现在,请你们说说,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检验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春晓》反思

  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也想让学生能多读,但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不好;5、生字的书写没有指导好,只进行了板演,没有书空,学生掌握的效果一般;6、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要适时进行表扬激励。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