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排毒膏治疗收敛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痤疮收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20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1岁)。 4周后观察疗效。经卡方检验,治疗组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排毒膏治疗聚集性痤疮具有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

关键词:自制排毒膏、祛痘凝露、疗效观察。

CLC 编号:R752.13 文档识别代码:B 商品编号:1672-5085 (2007) 2-0097-02

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当雄激素分泌过多刺激皮脂分泌增多时,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细菌(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能产生较多的游离脂肪酸,引起毛囊内及周围的炎症反应,从而刺激毛囊角化,阻塞毛囊的开口,引发炎症,形成痤疮。痤疮凝结是最严重的痤疮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对该病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 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笔者应用自制排毒软膏治疗痤疮收敛10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数据和方法

1.1 临床数据

100例均为我科门诊收治的痤疮收敛患者。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7~26岁,平均20岁,病程0.04~10年;对照组为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6~28岁,平均21岁,病程0.02~9年。两组均符合痤疮收敛的诊断[1]。通过 x2 测试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并不显着,具有可比性。具体表现为面部出现大量痤疮、丘疹、脓疱、脓肿、瘘管和囊肿相连的溃疡,并可见疤痕,但无全身症状。

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参考Pillsbury 4级分级法和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

I级(轻度):以痤疮为主,散在或多发、多发炎性丘疹,皮损总数小于30个;

II级(中度):痤疮、中度丘疹、浅表脓疱,皮损总数小于50个,仅限于面部;

Ⅲ级(重度):深部炎性丘疹、脓疱,皮损总数少于100个,结节少于3个,发生于面、颈、胸、背等处。

IV级(重度):深部炎症症状性丘疹、脓疱,皮损总数超过100个,结节/囊肿个数超过3个,易形成疤痕,好发于皮损处。上半身。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制解毒软膏(与黄柏、黄连、穿山甲、皂角、熟石膏等研成细粉,与香油调成软膏),用纱布涂于患处,连续6次。每次12小时,每天一次。 。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30分钟,每日3次,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我院配制的祛痘丸,辅以针灸清痘排脓,每周一次,连续观察4周。

2 功效评估及结果

2.1功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皮损消退>90%;显效:皮损消退60-90%;有效:皮损消退20-59%;无效:皮损消退<20%,皮损无变化或加重。有效率按基本治愈、显效计算。 [2]

2.2功效

结果如表1所示。

上表中

经卡方检验后,x2 =5.333,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面部过敏反应3例。

3 讨论

痤疮凝结是最严重的痤疮类型,目前还没有最佳的治疗方法。细菌(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和免疫异常是主要原因[3, 4]。常规西药如口服四环素和外用硼酸、莫匹罗星等可以杀菌,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其原因是:一是收敛性痤疮疗程长且不彻底;其次,该病容易延误治疗并造成不可逆转的疤痕。笔者采用中药膏剂外敷,辅以针灸,数年取得良好效果。分析主要原因:痤疮黑头堵塞了收敛性痤疮患者的毛囊口,囊肿内有大量脓液和脂肪塞。

治疗时根据病因,首先必须用适当的器械彻底清除痘痘,使毛孔通畅,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其次,囊肿内脓液、腐烂组织和脂肪栓较多,囊壁较厚。必须将囊壁打开才能完全除去内容物。外用中药软膏可使囊肿壁的破口保持开放,有利于脓液和组织液的引流,并且软膏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毛囊开口和囊肿壁快速渗透和吸收。突破口,发挥杀菌消肿的功效。影响。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痤疮收敛的病因病机是湿热瘀阻肌肤所致,与疔疮、痈肿等病并列为溃疡。外治以清热燥湿、消肿、活血排脓为主。而且,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也得到认可。 [5]作者将黄柏、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消肿)、穿山甲(咸寒,活血、行经、消肿排脓)配制成解毒膏。山楂(消肿、活血排脓)治脓或脓。对于不溃烂的囊肿,可消肿、破溃、排脓。熟石膏能收敛肌肉,促进肌肉生长,支持脓液逸出。加芝麻油,促使脓液逸出。诸药合用,能清热利湿、排脓消肿、生肌,故每用皆有良效。

综上所述,嘟嘟膏治疗痤疮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是中药可以控制皮脂腺的活性,抑制皮脂分泌,减少皮脂产生,缓解炎症反应。其清热解毒功能,具有广谱抗菌、抗炎作用。对引起痤疮的致病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充分体现了中药和外治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卞.临床皮肤病学[M].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25~938。

[2]郑友宇.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4,292~293.

[3]上野健一。皮肤病学[M].第七版,东京:Kinfangdo,2002:595~597。

[4]陈明星,龚惠云,雷庆峰,等.痤疮综合治疗临床观察[J].中华美容医学, 2003, 12(3): 265~266.

[5]沉英俊.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3~538.